发布时间:2022-12-14 16:15
张大伯是一名建筑工地的工人,2022年8月的一天,他不慎从两米处高台坠落,这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导致张大伯颈椎骨折、颈髓损伤,引起颈部以下的身体完全瘫痪,甚至影响了正常的呼吸。受伤当天,张大伯在当地医院经过了急诊手术、ICU监护治疗。虽然暂时保住了性命,但是颈髓损伤导致的高位截瘫、呼吸衰竭、撤机困难、血压不稳、反复感染等问题仍然存在。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改善甚至部分解决这些问题,让患者脱离重症监护,因此早期康复治疗迫在眉睫。哪里可以找到既能管理重症患者又能同时进行早期康复介入的病房呢?
家属经过多方打听,了解到浙江省人民医院由叶祥明科主任领导的重症康复病区是省内最早开展重症和康复结合的病区,病区团队有ICU和EICU出身的医师,也有康复出身的医师、治疗师,以及强大的护理团队,对于重症神经系统疾病的管理和康复有着显著的优势。了解这些情况后患者家属满怀希望地来到了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患者转入浙江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重症康复病区后,叶祥明主任带领重症康复医疗团队仔细评估患者病情及功能状况,了解患者以及家属的诉求,明确患者目前最急切也最重要的目标——尽早脱离呼吸机,同时兼顾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为帮助患者尽早脱机,医疗团队首先临床评估患者呼吸情况,利用相关的检查、检验及临床量表等评估患者呼吸功能,把改善患者气道廓清能力和呼吸肌肌力作为该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重心,制定了个体化的康复方案。通过体位引流结合高频胸壁振荡排痰、气道抽吸诱发咳嗽反射、腹部加压手法辅助咳嗽、间歇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改善患者气道廓清能力;体外膈肌起搏、抗阻吸气训练、主动咳嗽咳痰训练增加患者呼吸肌肌力,以达到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尽早脱离呼吸机、自由呼吸的目标。同时予以肢体被动/辅助活动、体位转变、生物反馈、床上Motomed、多途径感觉刺激等康复治疗,以促进患者肢体功能康复。
经过3周多的目标性康复治疗后,患者呼吸肌肌力增强,自主咳嗽、咳痰能力明显好转,呼吸系统症状明显改善;经医疗团队评估后,患者于10月3日开始行间断脱机训练,由2小时/天逐日增加脱机时间,并开始佩戴“说话瓣膜”进行呼吸训练。
张大伯完全脱离呼吸机的一周后,“叮叮叮”,张大伯的远程VR探视时间又到了,张大伯在我们治疗师的指导下,清晰地对着视频里的家人说:“我要努力康复回家!”
家人们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张大伯终于等来了那一口自由的呼吸。
度过了外伤初期病痛的打击、情绪上的抑郁,脱离呼吸机这一阶段性的胜利,让张大伯对自己的康复之路更有信心了。
目前,张大伯已顺利转入早期康复病区,接下来的康复训练将着重于最大限度改善患者呼吸肌肌力,以达到完善患者呼吸道自我保护能力,最终拔除气管套管;同时最大限度恢复患者肢体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属照护负担。尽管困难,一起努力,希望张大伯最终可以回归家庭、重返社会!
高位脊髓损伤小科普
脊髓损伤是一种致残性极高的疾病,因交通事故、意外坠落或高空坠物砸伤导致的脊髓损伤发病率逐年增加,尤其是高位脊髓损伤可导致终生严重残疾,给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巨大创伤。
脊髓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嗽无力、四肢无力、感觉异常、行走不能、二便障碍、体位性低血压等障碍,损伤节段越高,造成的功能障碍越严重,预后越差。其中高位脊髓损伤患者呼吸肌常受累严重,导致严重的通气功能障碍,临床早期为挽救患者生命,常进行人工气道通气。这虽然维持了患者的生命,但是其自主呼吸及呼吸道自我保护能力下降的问题仍遗留,导致患者呼吸机依赖及反复肺部感染等各种呼吸系统并发症,严重者危及生命。高位脊髓损伤患者的脱机困难,是导致患者病情稳定后仍无法回归家庭、重返社会的重要原因。
呼吸功能康复是帮助高位脊髓损伤患者改善呼吸肌无力、加强气道自我保护能力,最终成功脱机的重要手段,其介入时间及效果是影响高位脊髓损伤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无论脊髓损伤的节段和程度如何,即使在损伤2年以后,呼吸功能康复的介入仍可以降低患者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呼吸系统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可以减少慢性脊髓损伤患者负面情绪的发生,帮助患者重新融入家庭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