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桂花是杭城的市花,但你见过毛线钩织的月桂吗?
一株小小的绒线桂花,黄色的花衬着碧绿的叶,共有20片花瓣8片花叶。仅一片桂花叶,就得要熟练的老手耗费20多分钟钩出,还要将叶子和花一片片一朵朵地缠绕在铁丝上定型,最终才能完成。
“单独做一整支的话,大概需要一整天的时间。”
但在短短三个多月的时间里,一群平均年龄65岁左右的阿姨们,日日夜夜,不辞辛苦,一共精心制作了2479株桂花,49580片花瓣,19832片花叶,比原定计划超额完成,交出了一张圆满的答卷。
这些注入了韧性与力量的花朵,并不是普通的花朵,它们即将作为荣耀之光的颁奖花束,登上北京冬奥会的颁奖仪式,被世界各国的奥运健儿们,捧在手中,暖在心里。
原来,随着近日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颁奖元素的正式公布,一束束手工编织的“荣耀之花”代替了传统概念的鲜切花,成为人们眼前一亮的美丽新事物!
颁奖花束一共有玫瑰、月季、铃兰、绣球、月桂和橄榄6种花型,其中象征着胜利的桂花,是杭州的市花,也是杭城这群默默编织的阿姨们,共同守护了几个月的“秘密行动”!
而我们佳源快乐康养社区的长者孙姐,就是这支“冬奥会钩织作战队”的一员得力大将。
相遇,缘于指尖起温情
孙姐与她的小伙伴们,结缘于对“编织”拥有着同一份持之以恒的兴趣与热爱。2016年,在街道亲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培育下,正式成立了“以织会友”编织队,每周约定一天进行线下分享交流,共同增进技艺,一起学习进步。
几年来,她们一同参与了文化交流和公益慈善活动,一起给偏远山区孤儿院织过毛衣、给社区高龄孤寡老人送过温暖、给中国共产党100周年庆织过红船帽,更在2021年9月接下了这份为中国首届冬奥会做贡献的重大任务。
▲ 阿姨们正在热火朝天地编织中
拿到花束图纸之后,孙姐她们马不停蹄地开始计算和琢磨图纸、分解和重录学习视频,把1分钟教学视频的一阵一脚,都糅碎了讲透了,再教给其他成员。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对于老手的来说,不完美的花型花样一眼就能看出,因此更不允许自己出错。
▲ 孙姐的图纸计算手稿
整个团队亲密无间、团结协作,有的主动揽下深色绿叶工作,将浅色花瓣让给年纪更大的姐妹;有的戴上550度的近视镜在台灯下忙到晚上一两点,双手皲裂过无数次;还有的在疫情隔离期全家出动,发动起自己的老伴女儿一起为国出力。其中年纪最大的78岁赵阿姨,专门负责缠绕扎花,双手被扎出好多血泡,甚至连指纹也都磨掉了。
“辛苦肯定是有的”,孙姐告诉大家:“但只要想到日后奥运健儿手中捧着的正好是我所钩的那一束花,心里就有着说不出来的高兴!”
▲ 长者真情实意的心里话
相知,忆得盈盈拾银针
回忆起与钩织技艺相伴成长的往事,孙姐的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幸福与发自内心的喜爱。
小时候,在母亲的影响下,孙姐从小就埋下了“喜欢”的兴趣种子,从幼时开始学着穿针引线,再到后来的读书、工作、养育孩子,她总是会像挤海绵一样挤出时间,找回自己的宁静与快乐。每当拿起钩针,那些生活中的烦闷,总是会不知不觉中悄悄溜走;每当织完一件成功的新作,总是不知不觉中盛满了愉悦与放松。
▲ 孙姐的编织作品
五颜六色的绒线在指尖间不停地飞舞旋转,一针一线里都浸透着用心的手艺功夫。在大半辈子的细致工作下,孙姐的眼睛一直处于550°高度近视中,但一聊到编织工艺,眼睛里闪耀着动人的神采,闪闪发光。
▲ 孙姐的编织作品
谈到作品的文化符号、精神内涵和艺术美学,孙姐也是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比如说今年冬奥会颁奖花束,每种花朵都有各自的独特寓意与文化内涵。”象征着胜利之花的月桂,从“吴刚伐桂”到“蟾宫折桂”,拥有着中国古典神话美的文化意象。
借此冬奥盛会将中国传统非遗技艺传播到世界各地,对于她们这些喜爱编织文化的人来说,打心底里觉得骄傲与自豪。
相守,携知音尽说陶潜是
孜孜不倦的孙姐现今已经67岁了,尽管已经到了在佳源快乐颐养天年的年纪,但依然保持着一份热爱钩织的赤子之心。
瞧,佳源快乐二楼图书馆的电脑室,是孙姐的“常驻地”。她每天都会登录国内外各大网站研究新图纸与新技法,持续学习进步,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自己最喜欢的事情。
▲ 正在开心地忙碌中~
在佳源快乐每周一次的手工课,孙姐主动当起志愿老师,与志同道合的邻里长者们一起用心感触编、钩、缠、织的魅力与快乐。小背包、手机袋、小玩偶……一个又一个五彩斑斓的新物件被创造出来,吸引着园区内越来越多的家人爱上这项娱乐活动。
▲ 一起玩乐一起进步~
在佳源快乐钩织俱乐部成立之时,孙姐又摇身一变成为大家的技术指导,成员们在闲暇时刻围坐一团,指尖飞舞,闲话家常,欢乐融融。并于佳源快乐开园一周年之际,一同为佳源快乐庆生,献上了大家一针一线亲手钩织而成的心意与祝福。
“每门学问都蕴含着博大精深的知识与技艺,我懂的可能只是杯水车薪”,孙姐笑着祝福道:“希望佳源快乐能有越来越多的知音朋友,大家一起乐一起学一起进步,快快乐乐每一天!”